9月6日上午,池州學院黨委書記孫曉峰教授受邀來我院,為我院師生做“家風家訓”專題講座。講座由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操申斌主持,在家院領導, 2022級聯合培養2個專業本科新生,部分師生代表150多人到場聆聽講座。
孫曉峰教授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對家風建設有一系列重要論述,“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孫教授深刻闡述了中華家風家訓文化的內涵,強調中華傳統家風家訓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家國文化是構成了中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淵源。在經濟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弘揚中華好家風、培育家庭美德尤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的重任,是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搖籃。通過挖掘弘揚優秀中華傳統家風家訓,真正讓優秀傳統家文化活起來、傳下去,真正讓家風文化發揮吸引人、凝聚人、感召人、引導人的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點滴細微處。
孫曉峰教授引經據典,深入淺出,聲情并茂地從四個方面深入闡釋了地方高校開展家風文化教育的價值內涵、重要意義和實踐路徑,一是家風家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傳統家風家訓文化是跨越時空的寶貴文化資源,三是以優秀傳統家風家訓文化助推新時代家風建設,四是地方高校家風家訓文化育人模式的思考與實踐。展開講解了“家風、家規、家訓”的內涵,以及傳承優良家風家訓的重要意義,并對一些優秀的家風典型和不良家風的反面典型事例進行講解。
通過此次開學第一課,在場的領導、教師和同學對優秀中華傳統家風家訓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對好家風、好家訓有了新的認識與體會。優良家風是建設文明社會的基石,好的家風將帶領出好的黨風、民風、社風以及校風。現場聆聽講座的師生紛紛表示,今后要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永葆對黨的忠誠之心、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同時“以校為家”,將優秀的家風、家訓精神與校風、校訓相結合,努力做到“明德尚法,弘毅致遠”,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組織宣傳處 李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