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不窮,道通為——期刊選題策劃芻議
http://www.editorhome.cn/reading/14742/9bc015d6-5b2d-4997-b7d3-25909e4eb041.aspx
一個社會的進步總是以實踐基礎上的思想變革、理論創新為先導。放眼琳瑯滿目的學術期刊,具有競爭力、影響力,吸引眼球的無一不是精心策劃、匠心獨具、個性獨顯的學術期刊。可以說,選題策劃是決定編輯工作成敗,學術期刊是否具有競爭力,能否形成品牌效應的關鍵所在。
選題策劃從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設計、文化創造和文化引導;更進一步講,它是一種編輯生產力,一種文化生產力。不難看出,作為期刊競爭力的主要決定因素,選題策劃具有創新性——唯其新,才能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而這種創新性的選題策劃能力,則是區分期刊編輯才能高低的重要標準。
學術期刊的選題甄擇,首要標準就是“理論創新”。這種理論創新,其內在動力則是對一種問題意識的孜孜以求。何謂問題?“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馬克思語);“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毛澤東語)。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階段,經濟轉軌、社會轉型不可避免地要突現大量矛盾,能否解決處理好這些問題與矛盾,直接關系到我國今后的發展問題。作為反映時代之思的學術期刊,就應致力于茲,突出問題,研究問題,將問題深化,以期為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與矛盾構筑高平臺。
社會轉型所關涉的是一種網狀問題鏈。因此,在選題策劃中,要注意問題的網狀結構特點。時時有矛盾,矛盾又有主次之分。在選題策劃時,要全面考量,既側重針對主要矛盾的選題策劃,也要側重對該問題鏈的整體關注與解決,注意問題的外部拓展與內部深化。這樣,現有選題引出新的相關選題,大選題下有小選題,形成一個相互關聯且又可獨立實施的選題網絡。這種選題網絡,既可以應對選題實施過程中的各種未料及的變數,同時又將選題策劃深化拓展,形成一個問題集合。
在面對網狀問題鏈時,17世紀以來的學科分類只能窺其一斑。因此,在選題策劃中,要打通舊有的按學科分類的欄目組合,向以問題組合為主的編排方式轉變。孫麾先生就一直強調學術期刊應該從“學科綜合”模式向“問題綜合”辦刊模式轉變,以問題為標的。辦刊實踐證明,精品欄目的形成,實際上就是一個個的問題意識的組合,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學術期刊的競爭力、影響力為學界所矚目。
選題策劃的“問題綜合”模式要具有可行性,必須保證有一定的作者隊伍來實現這個選題。由是,編輯要博覽深研,“一俟覓得合適的作者,即交代意圖,幫其構思,提出要求,督其完成,然后才是編輯對作品的全方位審讀,全流程加工” 。此時,“編輯與原創的關系發生了位移:編輯屬主導地位,而作者卻是對編輯策劃意圖的實現”。《周易》有“往來不窮謂之通”之說,莊子亦有“道通為一”的說法。何謂通,往來不窮謂之通,推而行之謂之通。選題策劃要既能針對時代發展的主要矛盾,又有一定的作者隊伍保證實施,才算是一個完整的選題策劃。
作者單位:天津社會科學雜志社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