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對象
本教學基本要求適用于高職高專教育(即普通高等專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成人高等專科教育)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生入學時一般應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和語法知識,認知英語單詞1000個(較低要求)-1600個(標準要求),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受過初步的訓練。
二、教學目的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
三、教學要求
鑒于目前高職、高專和成人高專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差異較大,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分為A、B兩級,實行分級指導。A級是標準要求,B級是過渡要求。入學水平較高的學生應達到A級要求,入學水平較低的學生至少應達到B級要求。隨著入學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均應達到A級要求。
本課程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下列要求:
1.詞匯
A級:認知3400個英語單詞(包括入學時要求掌握的1600個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對其中2000個左右的單詞能正確拼寫,英漢互譯。學生還應結合專業英語學習,認知400個專業英語詞匯。
B級:認知2500個英語單詞(包括入學時要求掌握的1000個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對其中1500左右的單詞能正確拼寫,英漢互譯。
2.語法
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規則,在聽、說、讀、寫、譯中能正確運用所學語法知識。
3.聽力
A級:能聽懂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中使用的結構簡單、發音清楚、語速較慢(每分鐘120詞左右)的英語對話和不太復雜的陳述,理解基本正確。
B級:能聽懂涉及日常交際的結構簡單、發音清楚、語速較慢(每分鐘110詞左右)的英語簡短對話和陳述,理解基本正確。
4.口語
A級:能用英語進行一般的課堂交際,并能在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交流。
B級:掌握一般的課堂用語,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動中進行簡單的交流。 5.閱讀
A級:能閱讀中等難度的一般題材的簡短英文資料,理解正確。在閱讀生詞不超過總詞數3%的英文資料時,閱讀速度不低于每分鐘70詞。能讀懂通用的簡短實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術說明書、合同等,理解正確。
B級:能閱讀中等難度的一般題材的簡短英文資料,理解正確。在閱讀生詞不超過總詞數3%的英文資料時,閱讀速度不低于每分鐘50詞。能讀懂通用的簡短實用文字材料,如信函、產品說明等,理解基本正確。
6.寫作
A級:能就一般性題材,在30分鐘內寫出80-100詞的命題作文;能填寫和模擬套寫簡短的英語應用文,如填寫表格與單證,套寫簡歷、通知、信函等,詞句基本正確,無重大語法錯誤,格式恰當,表達清楚。
B級:能運用所學詞匯和語法寫出簡單的短文;能用英語填寫表格,套寫便函、簡歷等,詞句基本正確,無重大語法錯誤,格式基本恰當,表達清楚。
7、翻譯(英譯漢)
A級:能借助詞典將中等難度的一般題材的文字材料和對外交往中的一般業務文字材料譯成漢語。理解正確,譯文達意,格式恰當。在翻譯生詞不超過總詞數5%的實用文字材料時,筆譯速度每小時250個英語詞。
B級:能借助詞典將中等偏下難度的一般題材的文字材料譯成漢語。理解正確,譯文達意。
四、測 試
語言測試在考核英語知識的同時,應著重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要做到科學、公平和規范。完成《基本要求》規定的教學任務后,采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國家級試題庫”的命題進行檢測。檢測分A、B兩級(含筆試和口試)。
五、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
2.打好語言基礎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打好基礎要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強調打好語言基礎和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并重;強調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實際從事涉外交際活動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重。
3.重視語言學習的規律,正確處理聽、說、讀、寫、譯之間的關系,確保各項語言能力的協調發展。目前要特別注意加強聽說技能的培養。
4.考慮到目前學生入學英語水平的差異,教學和測試分A、B兩級。對入學時未達到標準入學水平的學生應進行必要的補充訓練,逐步使學生都能達到A級要求,以保證《基本要求》的全面落實。
5.在完成《基本要求》規定的教學任務后,應結合專業學習,開設專業英語課程,這既可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英語學習的連續性,又可使他們所學的英語得到實際的應用。 6.正確處理測試和教學的關系。語言測試應著重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防止應試教育。與此同時,科學的測試又能為教學改革和語言學習提供積極的反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保證。
7.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善學校的英語教學條件。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