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鄧生苗以《中國之治》為題,給公共管理系黨總支、行財處黨支部、實驗實訓中心黨支部、后勤集團黨支部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和個人思考,解讀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鄧生苗以中國近代百年艱辛探索與歷史選擇為開端,圍繞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詳細闡述“中國之治”的意義和優勢,尤其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以實際案例和學院近年來的發展歷程為例闡釋了“中國之治”取得的偉大成就;詳細解讀了《決定》中描繪的“中國之治”愿景和部署的“中國之治”任務。
鄧生苗強調,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等十三個方面做出許多新的制度安排。十三個“堅持和完善”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具有新穎的、豐富的理論內涵,體現了一系列鮮明特點,發出了“中國之治”最強音。
結合具體工作實際,鄧生苗指出,學院各項工作開展考驗著每一位教職員工的依法治校能力。作為黨員,必須要起好帶頭作用,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全面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和完善學校依法治理的制度規范體系,大力培養全體教職工的法律意識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的依法依規辦事習慣,不斷提高治校能力和水平。
通過本次黨課的學習,讓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中國之治”是要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探索,逐步形成、不斷改革創新、不斷完善和鞏固發展起來的科學制度體系。學習好、研究好、實踐好《決定》的精神實質,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