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安徽省高等學校
省級教學研究項目結題報告
項目名稱:《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司法會計專業
應用型人才的理論與實踐》
項目級別: 一 般
批準文號: 20101580 _________
項目主持人: 張 莉
項目主持人所在學校: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結題形式: 研究報告、論文
項目起止年月: 2011年1月開始 至 2013年 1月結束
填表時間: 2013 年 1 月 10 日
安徽省教育廳高教處制
一、參加研究人員及項目研究中承擔的主要工作
序號 | 姓名 | 職稱 | 在項目研究中承擔的主要工作 |
1 | 張莉 | 副教授 | 項目總體主持、規劃和社會調研工作 |
2 | 袁泉 | 副教授 |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專業課程設置和改革 |
3 | 尹瑜 | 副教授 |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教學實踐環節的研究 |
4 | 馮軍 | 講師 | 探索專業課程理論教學的新模式,力圖培養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 |
5 | 楊鴻艷 | 講師 | 對會計專業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進行調研 |
其中:
項目主持人基本情況 | 姓名 | 張莉 |
出生年月 | 1976.01.31 | |
學 歷 | 碩士 | |
職 稱 | 副教授 | |
職 務 | 無 | |
所在單位 |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 |
聯系電話 | 13500504760 |
二、總結報告
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執行情況;成果特色、推廣價值以及尚有那些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司法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研究項目自立項以來,本項目組成員在項目主持人的帶領下,高度重視項目的開展,嚴格執行項目任務書中的要求,項目執行情況具體如下: 一、對會計和司法會計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情況進行了調研和分析 滿足社會需求,是我們培養專業人才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所以該部分是進行項目研究的重點和出發點。調研工作主要分兩大塊進行:第一,校內通過與畢業班班主任和學校就業部門合作,整理搜集了自2008年我院司法會計專業第一屆畢業生畢業以來共五年的畢業生就業狀況數據。第二,對我院司法會計班畢業情況的分析發現畢業生主要面向一些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和經濟組織,從事基層會計工作。所以我們把調研工作的重點放在校外,調研對象首先是一些中小型企業事業單位,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因為民營企業規模小、數量多、業務相對簡單,出于人力資源成本的考慮,對會計人才規格的要求也相對較低。其次調研工作還深入到一些公安、檢查、司法單位和部門,了解這些單位對司法會計人才的需求狀況。本次調研采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調查形式采用問卷調查表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法。 二、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對司法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和改革 在對司法會計專業人才社會需求狀況進行調研的基礎之上,本項目組確立了“以學生為本位、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了司法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具體內容如下: 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了課程設置和課程改革。我們在進行社會調研的基礎上,對課程特別是專業課的設置進行研討,不僅根據社會的需求安排合理的科目,而且對課時也要進行重新分配;科學地安排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教學比例,加大實踐課的比重;立足于培養會計學和法學的復合型人才,合理安排法學和會計學相關課程和教材,注重具體案例的教學;最后根據課程的設置制定引進專業人才的計劃,重點引進既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性人才,加強專業隊伍建設。 2、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深化教學改革 人才是通過教學來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都應圍繞教學改革這個核心運行。理論教學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教學改革首先進行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逐步改變了授課教師知識老化、方法陳舊落后、任課教師對生產、社會實際了解不多,缺乏實踐經驗,理論和實際脫節的現象;同時在理論教學中加強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術性的因素,如價值觀念、道德水準、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其次高職教育質量高不高,有沒有自已的特色,關鍵要看實踐性教學搞得好不好。高職教育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是由它的職業性決定的,實踐性教學有其獨特的功能與價值,從這個意義上看,它的重要性超過了理論教學。所以高職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實踐教學。通過改革和探索,初步建立了“工學結合,產教統一”的新型實踐教學模式。 3、繼續加強和完善以“證”施教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為了實現司法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目標,必須進行“理實互促、雙證融合”的教學改革。經過近幾年的積極探索,我院《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這三門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課程都配備了經驗豐富的專業老師。而且,積極安排相 在各級領導和專家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項目組經過兩年的不斷探索和改革,教學研究項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下對項目成果及具有的特色進行匯報總結: 一、項目組高度重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寫 人才培養方案是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直接體現和反映。項目組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編寫,結合對我院司法會計畢業生歷年來的社會需求調研的情況,連續修訂了2011、2012年度的人才培養方案。新的方案對原有方案做了較大調整,除了對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以外,還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了“職業目標”、“職業能力與素質要求”、“職業資格證書要求”、“基本實訓要求”、“實踐教學環節課程考核”等內容。更加注重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體現了“工學結合、雙證融合”的教學和培養模式。 二、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積極改進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和手段。項目組在社會調研的基礎之上,重新制定了專業課的課程標準和課程設計。并以新的課程標準和課程設計為依據,進行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首先改變了傳統的“學科本位”的課程教學目標,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新型的課程教學目標。其次,依據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和創新。為了實現司法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水平,專業課程內容必須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學科體系、忽視考證能力培養等一系列偏離教學目標的問題,以教學目標為指導重構教學內容。最后,長期以來,課堂教學主要采用理論講授的教學方法,教師注重對理論的講解,脫離實際。這種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工學結合、產教結合”的高職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革的探索。第一:優化案例教學法。教師要正確的選擇案例,選取一些能夠和會計工作實際相關的案例,選擇案例時要選擇學生能夠理解且具有實用性的案例,即案例中所反映的問題是他們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案例的學習,提高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老師也要加強引導。把各方面的知識、問題分析全面,提高一個案例的利用率。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遞更多的信息,提高課堂的效率,解決課時不足的難題。第二:積極采用情景教學模式,運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學模式、角色扮演法是對案例教學法的一種延伸,目前已在司法會計專業一些課程中運用,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充分使用虛擬工廠、虛擬財務部門等現代技術手段,將教學內容以動漫方式展示,提高學習的趣味性,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情景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在一定的模擬情景下,扮演一定的角色來體驗、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 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實踐教學環節 我院司法會計專業目前已建成校內實訓實驗室與校外實訓基地相結合的實踐教學環節。在學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校內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取得較好實踐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之上,項目組密切加強與行業和企業的聯系,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加強和推進了校外頂崗實習的力度。目前已經建成了會計師事務所、合肥五星焊接材料公司、合肥城西故事飲品有限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在與企業簽訂協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內涵建設,邀請其技術人員全程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共同開展項目課程開發和實踐,保證學生頂崗實習半年以上。同時,建立健全了長效機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與校外實訓基地共同建立了頂崗實習的管理機制,規范了頂崗實習的管理制度、過程控制和考核標準,共同推進頂崗的力度和廣度,提高了頂崗的效果。使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進一步貫徹和加強以就業為目標的“雙證融合”的育人目標 項目組通過調研發現:資格證書是對學生實踐和操作能力最好的證明,是學生就業的“敲門磚”,更是在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獲取工作的重要砝碼。司法會計專業學生參加的職業資格證的認證主要有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等。目前本專業已將資格證書認證內容考核融入課程體系,日常的授課內容中也穿插著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這也是“雙證融合”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院系各部門努力創造各種條件,提高學生的考試通過率,爭取做到畢業生“人人持證、人人就業”。并在此基礎上,擴寬職業技能證書種類,積極探討“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其他相關職業技能證書考試的可行性,進一步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如在上學期,我系邀請專家組織了“審計職業技能講座”,取得學生一致好評。 通過進行本項目的研究和實踐,司法會計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兩年來均取得較大發展。我們認為本項目在全院其他專業以及兄弟院校中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一、本項目高度重視對會計和司法會計專業社會需求狀況的調研,并將調研結果形成書面報告。力圖使調研成果對今后會計人才的培養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并且調研數據對本院其他專業以及兄弟院校會計專業建設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二、本項目在深入企業調研的基礎之上,項目組積極與行業企業聯系成立了我院司法會計專業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出席會議的行業專家有來自銀行、審計、投資公司、擔保、集團企業等財務部門負責人,系黨政負責人及會計教研室教師參加了研討會。專家委員會成員積極吸納企業行業專家對于“雙證融合、理實互促、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建立有一定促進作用。項目組認為專家委員會的建立模式對于其他專業專家委員會的建立有一定借鑒意義。 三、項目組積極探索與實踐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并且在總結經驗基礎上初步制定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內容包括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學校職責、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職責、實習實訓基地協議簽訂、實習實訓基地指導教師選聘以及檢查與評估等若干內容。這些建設與管理辦法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需要與本院其他專業及兄弟院校進行借鑒與交流。 經過兩年的項目研究與建設,本教學研究項目取得了較大成果,但是由于項目組成員能力的有限性,在項目研究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和工作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完善。 一、司法會計校外實訓基地雖然已經正式建立,但是目前的實訓基地多為一些中小企業。為體現司法會計專業特點,還應積極探索建立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鑒定機構為主體、以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公司企業為輔的校外實習基地,建立完備的司法會計專業校外實習基地。 二、通過調查問卷、查閱數據等形式,目前課題組已經掌握了我院司法會計專業人才的就業和會計從業資格證得取得情況。但是數據仍然不夠詳實豐富。 三、目前的校外考察工作一直未很好開展。由于時間的有限性,課題組僅限于在本市范圍內走訪和調查了一些小型企業。下一步課題組應該積極擴寬調研的范圍與方式,爭取取得更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
項目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
三、項目成果目錄
序號 | 成果名稱 | 成果形式 | 作者 | 成果形式為教材的請注明出版社;成果形式為論文的請注明發表的期刊名稱等 |
1 | 《高職會計專業(司法實務方向)〈經濟法〉課程改革的探索》 | 論文 | 張莉 | 《合作經濟與科技》CN 13-1296/N; ISSN 1672-190X 2013年1月刊發表 |
2 |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司法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報告》 | 研究報告 | 張莉 | |
四、經費決算表
項目立項經費 | 壹萬圓整 | 學校配套經費 | 壹萬圓整 |
課題總經費 : 貳萬圓整 | |||
課題支出經費:貳萬叁仟貳佰元整 | |||
課題節余經費:無 | |||
單位財務部門意見 公章: 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
五、學校審核意見
公章: 年 月 日 |
六、專家鑒定結論
鑒定專家組負責人:(簽字) 專家組其他成員: (簽字) 年 月 日 |
七、教育廳高教處審核意見
公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