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溺水事故也進入高發期。保衛辦公室提醒廣大同學,珍愛生命,防范溺水。
一、溺水悲劇 時有發生
2012年5月6日,安徽銅陵10名當地某高校學生在老洲鄉太陽島附近的長江水域玩耍,其中7人在沙灘上玩耍,不幸陷進流沙,后流沙被水卷走,7名學生又被卷進漩渦,經銅陵海事處和公安部門趕到現場全力救援,2人獲救,其余5人不幸溺亡,遇難的5人中有2名男生、3名女生;最小的一名遇難者18歲,其余4人剛滿21歲。
2014年6月2日,河北邯鄲某高校5名男生和3名女生在光明南橋附近一個燒烤攤就餐,其中一男生不知何因落入水中,其他4名男生相繼跳水施救,最后落水男生及跳水施救的兩名男生溺亡。
2014年8月7日,長沙某大學女生王某暑假到父母打工地佛山陪父母,帶家教減輕家里經濟負擔,在陪補習孩子到小區泳池游泳時溺水,1.65米的王某在1.2米泳池淺水區溺水成植物人。
2015年5月15日,合肥政務區天鵝湖北岸,幾名年輕男女在附近游玩時,一名年輕女子溺水,經過一夜打撈施救,上午9時許,女子遺體被打撈上岸,已不幸溺亡,年僅20歲。
據中國衛生部發表的數字顯示,我國每年有57000余人溺水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傷害致死的事故中,溺水事故則成為頭號殺手,游泳安全不可忽視。
二、游泳水域 潛藏危機
1、野外水域
野外水域表面平靜,但水下可能有旋渦、水草或其他堅硬的東西,受傷后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嗆水;野外水域水面和水下溫差很大,很容易造成抽筋,頭暈,身體不適,有很大的潛在危險;野外水域,很多為人工挖掘或開采施工廢棄而成,水岸陡峭,水體較深,水下環境復雜,容易造成溺水事故。
2、室內泳池
室內泳池,人多地滑,時常發生碰撞摔倒,泳池淺水區深度1.2米左右,深水區深度達到1.8米左右,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3、校內人工湖
校內人工湖同樣為人工挖掘而成,水岸陡峭,水體深淺不一,水下淤泥較多,時常發生因游泳、釣魚、嬉水、撈物等引起的溺水悲劇。
為了個人生命安全,禁止到野外及人工湖等水域游泳,到正規的、有安全保障的浴場游泳也要注意安全防范。
三、提高警惕 謹防溺水
1、禁止到不明水域游泳,選擇有安全保障的浴場游泳。
2、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必須要有組織在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游泳前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不適宜游泳的不要下水,更不要酒后游泳。
4、飯后一小時后才能下水,下水前要先活動身體。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
5、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嗆水和溺水。
6、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救援。
四、遇到溺水事故 理性科學施救
1、當發現有人落水時,在岸邊的人應立即呼救或電話報警,尋求他人幫助。
2、一般游泳者不宜貿然下水救人,通曉游泳技巧者若果下水救人,應先脫去衣褲和鞋子,觀察清楚位置,從溺水者身后出手救援,防止被溺水者抓住,在水中與落水者糾纏不但會消耗救助者的大量體力,有時甚至會導致救助者體力耗盡最終喪命。
3、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
4、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進行倒水?;蚣本日呷“牍蛭?,將傷員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頭部下垂,并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5、心搏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摩。讓溺水者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其一側,面對溺水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復有節律地(每分鐘60~80次)進行,直到心搏恢復為止。
6、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急救的同時應迅速將溺水者送往醫院救治。
保衛辦公室
2016年4月18日